太初唯灵,首化道心。道生自然,心隐成识。宇宙二性,心物一体。外物循道,真法从心。造物求道,归灵修心。
译文:隐约之初只存在灵,灵分化出“道”和“心”。“道”创造出自然世界(物质世界),“心”幻化出灵异世界(心灵世界)。宇宙具有两个属性(显性和隐形),心和物是宇宙的一体两面。外显(外象)物质世界按照“道”(自然法则)而演化,宇宙本态(内隐)由“心”(玄法)支配。创造物质改造自然人必要探寻道的规律,返璞归真成道成佛人必要修习心的法门。天地如何首源,宇宙原形是什么?宗教分为佛教和道教,它们有着差别文化,佛道是什么有关,它们是否可被联相符?下面将议定佛道文化追求两者之间的渊源,揭露宇宙原形。(有关浏览——佛即是道,道即是佛)图片
如图所示,宇宙最初为灵,灵化育成“道”(物性)和“心”(灵性),道创生物质世界(自然),心幻化灵异世界(心灵)。道和心是宇宙的一体两面,物质世界是宇宙的外面显相,心灵世界是宇宙的内隐原形。道和心同根同源、相互疏导,以是物质世界和灵异世界存在湮没有关。若以“物质世界”为客不都雅主体,宇宙的心性潜在,道创生天地衍生万物;若以“灵异世界”为客不都雅主体,宇宙的物性消亡,宇宙及万物回归心理(空境)。图片
1、心即是道,道即是心。老子曰:“道可道,专门道。”道,虚无缥缈、无影无形。释迦摩尼说:“一致阳世法,如梦亦如幻,一致唯心造。”心,如梦幻泡影,虚无不实。道和心具有同样的特性,它们同为灵。因此,心即是道,道即是心,道心无别离。2、道即是佛,佛即是道。道教认为:“道生无,心直口快”。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二仪,欧宝加盟二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老子发现宇宙从无诞生,起老师成阴阳,阴阳转化生成四象,四象组相符衍生八卦,八卦组相符衍生自然万物。佛教认为:“心成空色,色成世界。”心分为真吾(空相)和妄吾(色相),妄吾幻生宇宙。释迦摩尼在“色空”基础推出四谛真理又证悟八正途的修心法门。议定修习八正途便能达到空境回归心。道以“有无”为基础,佛以“色空”为根本。有代外事物的存在,色象征物质,有和色是联相符概念;无代外虚无不存在,空象征空无,无和空是联相符概念。道教阐述了物质世界的诞生过程,佛教论述了回归心灵世界的法门。以是,一个是描述自然世界的真理,一个是描述心灵世界的真谛。3、心与道相互对答。道生阴阳,心生空色。阳对答空,阴对答色。道教中,阳性向上(如正面、正能量),阴性向下(如负面、负能量);佛教中,空性为本(实在、原形),色性为虚(虚无、伪相)。阴阳互化(相互转化),色空相生(相辅相成)。太极生四象,色空成四谛。太阳(极阳)对答道谛(脱离苦海),少阴(阴灭)对答灭谛(苦死路的因为),少阳(阳生)对答集谛(苦从何来),太阴(极阴)对答苦谛(苦的原形)。四象生八卦,四谛成八正途。乾(天)对答正定(禅定),兑(泽)对答正念(准确的觉知),离(火)对答正精进(脱离懊丧),震(雷)对答正命(合法生活),巽(风)对答正业(准确的走为),坎(水)对答正悟(准确的话语),艮(山)对答正思(准确的思想),坤(地)对答正见(准确体见诸法之理性而不舛讹)。外在的自然万象是心念原形的表现,心与道之间相互有关。以是,当人有了“正见”就能造化大地;有了“正思”就能移山;有了“正悟”就能排海;有了“正业”就能御风;有了“正命”就能掌控雷电;有了“正精进”就能控火;有了“正念”就能命令河泽;有了“正定”就能主宰天。结语:心物两相,同为真谛;修心归灵,循道造物。(注:宇宙分为心性和物性,两者都是宇宙真理;修炼心法能够回归灵性,追求道法能够创造万物。) ,